這項工具的目的就是幫助大家肯定一些他們已經知道怎麼做的部分──也就是在他們「舒適圈」裡的事情,但也同時點明他們必須進到「非舒適圈」來學習新的事物──團體可以在其中嘗試新的作為。這項小活動能透過有趣、實際的方式來展現這種概念。
走一次練習過程
用一條粗繩子或寬膠帶在地上圍一個大圈。圓圈要大到能讓所有的學員舒服地移到裡面。圓圈外也要有足夠的空間容納所有的學員。
請大家站在圓圈裡面,然後說明這個圓圈代表他們的舒適圈。
你可以依據不同的目標給予不同的提示:
- 我們執行過的戰術
- 我們知道的戰術
- 組織的技巧
- 在這個訓練中他們所展現的態度/情緒/行為
舉例來說,你可以請大家:「想一些你瞭解且做起來很順的戰術。」當有人喊出一項戰術時,並如果其他人同意,就請同意的人站在提出戰術的人旁邊。做快一點,不要在任何一個項目上花太久時間。
當大家喊出來的時候,快速地觀察一下他們。例如,在某個人的舒適圈有的東西,不見得在其他人的舒適圈裡看得到,或者在某個時刻覺得自在的,在其他狀況下可能就不是。
在喊出五六個戰術後(也就是舒適圈的定義清楚了以後),跟大家說明,理所當然地在圓圈外的東西就是在非舒適圈裡的。然後再讓學員喊出在非舒適圈裡的東西。在戰術被喊出來的同時,若有人同意,就請他們一樣站到舒適圈(圓圈)外。
鼓勵大家觀察自己的感受。然後請每個人站回自己的舒適圈中。
請大家簡短地反思:「你站出去的時候是什麼感覺呢?」「有人擔心沒有其他人加入自己嗎?那種感覺是什麼呢?」一樣只要求簡短回應就好。這種時候不適合長久的談話或知識上的辯證。如果他們有這樣的趨勢,那就回到任務本身:請其他人說出在非舒適圈以外的東西。
(大概幾個項目過後)「踏出舒適圈外的價值是什麼呢?」
從團體中整理出為什麼踏出舒適圈外是有價值的幾個重點。
說明以下概念:當個體和團體踏出「舒適圈」,進入「非舒適圈」的時候,才能進行學習。這是當你不得不體驗一項新事物,並進行反思後的結果。並且,當一個人成功熬進非舒適圈後,他們的舒適圈就擴大了。他就知道自己可以再做一次。這是一個有利學習的態度。我們承擔風險(踏出舒適圈時)並讓自己學習和嘗試新事物。
請大家反思一下,哪些是在舒適圈外、但我們可能想要嘗試的行動呢?學員可以直接開始規劃或嘗試新的作為。鼓勵大家在餘下的會議/訓練時間裡,注意讓自己踏出舒適圈並彼此給予支持。
訓練師筆記:「舒適圈」和「非舒適圈」的概念和為一個團體打造「箱子」(或「安全感」)是不同的。如果主持人和團體成功地打造了一個箱子,那學員就會為了伸展和成長而經常踩出箱子外。因此容許不舒適的感覺可以是一個團體中有著強大箱子的表徵。我們鼓勵學員持續地承受在舒適圈外的風險和挑戰。(如何在團體內建立安全感)